观抗美援朝历史题材影片有感
近日公司党总支组织观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《跨过鸭绿江》,通过这部影片,我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回到家,我怀着敬畏的心去学习这段历史,其中,一部名为《保家卫国-抗美援朝光影纪实》的影片使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。纪实片记录了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,彭德怀率兵赴朝鲜,将美军赶回“三八线”的英勇历史。松骨峰、长津湖、上甘岭等一场场经典战役,杨根思、邱少云、黄继光等一个个战斗英雄,真实呈现70年前的烽火硝烟,再现战士们的铮铮铁骨。
最可爱的人
松骨峰战役结束后,仅有6名战士幸存。负责收殓烈士遗体的营长说:“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,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,烈士们的遗体保留则各种各样的姿势:有抱住敌人头的、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,同敌人倒在一起的、烧在一起的,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颗手榴弹,弹体上沾满了脑浆,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......”
长津湖战役中,本该由枪支弹药“迎接”美军突围的古土里以南的隘口,当日却一片寂静。此前志愿军战士在风雪中坚守阵地、阻击美军六天六夜。但不幸的是,由于前晚气温骤降至零下40,驻守在这里的志愿军战士全部成了“冰雕”。他们保持着伏击姿态,眼神依旧坚毅,双手紧握武器,枪口对着敌人。“我爱亲人和祖国,我更爱我的荣誉!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!冰雪啊,我绝不屈服于你!哪怕是冻死,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!”这是一位叫宋阿毛的烈士生前写下的绝笔。
现年91岁的随军摄影师这样说道:“到战场上,老实说,谁都怕死,但是需要你去死的时候,每个人啊,都勇敢地去前线,迎接着死亡去。”
作家魏巍在随军采访通讯报道中写道:“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,太可爱了,‘最可爱的人’是祖国人民给予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称号。”
中国人民有韧性
抗美援朝初期正值新中国成立一年,内战还未完全结束,国内百废待兴、物资匮乏、武器简陋,我们还处在艰难时刻。当时的中国志愿军在前线战斗,后勤补给相当困难,但志愿军有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,不惧艰难、浴血奋战、不怕牺牲,打赢了这场战争。常规的战争会让一个国家经济大幅下滑,但抗美援朝战争使得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空前高涨,凝聚起磅礴的力量,各行各业掀起了争产高潮,国民经济不降返增。到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亿元,比1949年增长了77.5%。
在抗美援朝期间,美国利用强大的空中作战优势将我方的补给运输线路几乎全部炸毁,但并没有炸毁中国人民的意志,也挡不住志愿兵工程兵部队修路架桥的脚步。美国第5航空队的情报部门曾这样写道:“共军修路部队填补弹道的速度可以和轰炸速度匹敌”。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:“虽然联军的空军和海军尽了一切力量企图阻断中国共产党的供应,然而他们仍然以难以令人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”。志愿军的后方交通运输线建成了打不烂、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。
这部纪实片大多采用的是当年随军记者录制的战时影像,更有多位当年战场归来的摄影队老兵出镜口述历史,还原了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热血与信念。
重温历史,悼念英雄,坚定意志,珍惜当下。(工程管理部 陶妮)

公司曾被评为“全国建筑业先进企业”,连续多年获得重庆市AAA诚信建筑企业,重庆市“守合同、重信用”等多项荣誉
Copyright © 2021 重庆建工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重庆 渝ICP备202139124号